上海经典景观导游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第三章 (1)(2/2)
奇石,行程万里,运往开封兴建名园“艮岳”。有的中途流失,为私人所得。据说玉玲珑就是当年花石纲的漏网遗物,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玉玲珑入园时,石身上还刻有“玉华”两字,意思是说此石是石中精华。

    点春堂

    位于豫园内,建于清道光初年,是一座呈五开间大厅的建筑,因宋代文豪苏轼的诗句“翠点春妍”而得名。小刀会起义时,这里是义军的城北指挥所。堂内现存有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《观剑图》和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“胆墨包空廓,心源留粹精”,歌颂了小刀会起义军豪迈的气概和崇高的精神。此外,堂内还陈列着起义军使用的武器、自铸的钱币,以及发布的文稿等文物。

    老城隍庙

    位于方浜中路247号,为海内外极负盛名的道观和旅游胜地。城隍是道教中城市的保护神,相传明永乐年间(15世纪初)上海知县张守约将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庙(又名霍光行祠)改建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城隍庙。城隍庙又称上海邑庙,庙中奉祀上海城隍秦裕伯,兼祀霍光,从前有“前殿为霍,后殿为秦”的说法。今天的上海城隍庙,包括霍光殿、甲子殿、财神殿、慈航殿、城隍殿、娘娘殿、父母殿、关圣殿、文昌殿九个殿堂,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。每逢“三巡目”城隍庙庙会,这里更是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九曲桥

    清朝乾隆年间上海绅商捐款重建了湖心亭和九曲桥。当时的九曲桥,石板木栏,相当美观。1922年城隍庙遭到大火,九曲桥也一并烧毁。1924年由海上闻人杜月笙、黄金荣等集款重建,将九曲桥改建成水泥桥,九曲十八弯,长达104米,可谓 “水心亭子夕阳红,九曲栏杆宛转通”。而曲桥为什么以“九”为数呢?按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,九是阳数最高的数,具有吉利之意,故取名“九曲桥”,实有取其吉祥如意之意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