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节约是“浪费”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六章 身体健康需要适度“浪费”(2)(2/2)
把目光投向他,很想问他:“你都坐在那里看一天稿子了,不觉得很闷吗?”其实,我还是很敬佩他的,如此卖力地工作,如此敬业。

    然而,我发现,他中午休息和下班后也是如此忙碌。他从来不拒绝老板加班的要求,甚至有时一个月都不休息,从不请病假。当然,他因此拿了不少的奖金和加班费,每月领薪水时,他才会露出难得的笑容,激动时会和我们聊上几句,偶尔还坐在那里发呆,我想那是他一个月中最快乐的时光。

    不过,我们似乎并不向往那样地去工作,虽然收入少了几百,但我们有了放松自己的机会,还有一个能自由支配的周末。而他呢,除了工作还是工作,大家聊天时没他的声音,下班后的聚会也没他的影子。

    据我们观察,他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,工作便是他的全部。有时,公司暂时没有任务,大家就会想办法消遣一下,或者玩玩游戏,或者到老板的书房找几本小说看看,有的则是找美女聊聊天。只有他待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,脸上是依然严肃的表情,实在无聊时,就把过去做过的稿子再看看,套用一句网络词语,就是“他看的是寂寞”。

    面对这样一个工作狂,我们不知道应该是感动还是同情,总之,在我们眼中,他是不快乐的,也是孤独和寂寞的。由于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工作上,他与大家都不太熟。一次他要搬家,面对太多的东西犯难了(他的腿脚有点残疾),想找同事帮忙,却说不出口。最后,这件事被一个同事知道了,觉得他有点可怜,就提议大家帮帮他。我和一个同事就去了,三个人忙了一上午。他很感动,请我们吃饭时,不知为何哭了。

    以后的日子里,他还是那样的忙碌,只是有些日渐消瘦。同事说,他经常去看心理医生,好像患了抑郁症。而我呢,在经过半年的磨炼后,能力逐渐显现出来,老板给我加薪了。恰在那时,老板接了一套书的编写任务。老板考察了一番后,选择了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,唯独没有他。老板私下里说,虽然刘老师工作很努力,但他不适合编写这套书。

    那套书的编写让我们的收入明显高过了他。他显得有些不高兴,想抱怨老板,又不敢去发泄,对我们的态度也变了,常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,低声嘲笑我们。这样,大家更不敢去接近他了。后来,我离开了那个公司,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,是否还是那样的工作狂。希望他能在工作之余,学会放松,学会消遣。

    努力的工作精神值得敬佩,不过,在努力之余,通过消遣、休息、娱乐的方式,让自己获得快乐轻松的心情,然后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,才是最聪明的做法。那位刘老师虽然收入高点,但他很不快乐,缺少朋友,还整天处于焦虑之中。工作狂在短期内能提高效率,但长期下去会使效率降低,这恐怕正是老板没选他的原因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