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节约是“浪费”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六章 身体健康需要适度“浪费”(5)(2/2)
    我这才相信同学们那句“平常不得病的人,一旦得起病来,就是很严重的病,甚至是看不好的病”。其实,他们平时也得病,只是忍着不看医生,这让一些疾病在他们身体内长期积累、变异,等自己得了场大病就追悔莫及了。

    那次,医生给我挂了两天的吊瓶,还配了一些药吃。第一天,我就好转了,到第二天基本上不喘了。不过,幼年惨痛的经历并没让我警醒,等自己一个人独自漂泊时,我又成了那个懒得看病的傻小子……

    于是,父亲这次就拉我去镇里看医生,又到药店拿了一些治疗感冒发烧之类的药。他说平时家里要储备一些药,如板蓝根、感冒药、消炎药等,并让我回北京时带走一些。像母亲一样不厌其烦地唠叨:“有病就看,不能忍着,哪怕是小病。”

    父亲还向我介绍他的看病经验:感冒之类的,可以先自己吃点药,不行的话就去找医生,看他开什么药,下次遇到同样的病,就按照他的药方自己去药店拿药。若自己把握不准的病,就别乱吃,去找医生查查。

    是啊,什么都可以忍着,就是身体得病不能忍着。看病难,看病贵,不能成为自己逃避看病的借口。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,对生命有敬畏感,舍得花那几个看病的钱不叫浪费。而且,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,哪怕你有李小龙那样强壮的身体,很少生病,也要听听医生的建议。

    著名的“扁鹊见蔡桓公”就是很好的证明。扁鹊发现蔡桓公有病,但不严重,可以治愈,但固执的蔡桓公认为自己不会得病,就没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。扁鹊第二次、第三次见他,并警告他的病已经从皮到肉再到骨头里,蔡桓公还是不信。等他发现自己真的病了,并且越来越严重时,扁鹊却说已经无药可治了。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,都证明了小病不治,难免有大患的道理。

    同时,我们也不要盲目那些热卖的养生书籍。以我的观察,里面有一些好书,但也有一些东拼西凑的烂书混在其中,还有一些书把道听途说的民间偏方也写进去,比如生吃泥鳅,等等。盲目相信那些所谓的“大师”,或许比你有病不看还严重!

    锻炼身体的时间是不能省的

    我们不仅要吃好、睡好,还得有一个健康的体魄,这样才能少得病,有抵抗力;若爱美、保持形象的话,还得有一个好身材——苗条或健硕。然而,忙碌的现代生活和快捷的交通方式,使得人们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过去,人们大多干的是体力活,身体每天都处于运动的状态。现在,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越来越多,每天一动不动地对着电脑处理很多事情,有时连送达文件、发通知、开会这种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