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的时间和精力,“浪费聪明才智,让人格、品德扭曲僵化,成为考试的机器”。
可怕的是,现在很多孩子已经成了“考试机器”。近来曾经听闻,某小学生考了98分还被要求写检查,原因是没得100分!
家长都很关心孩子,这毫无疑问。但绝大多数家长关心的仅仅是孩子的分数。每次家长会后,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家长都会焦急万分,围着老师,请求老师指点提高分数的迷津。而对分数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,如孩子的行为习惯、责任心、进取心等,却漠不关心。
一位美国博士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中国孩子的考试压力太大了,这导致在最关键的时期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”她认为,“一般说来,为了考试,加班加点记下来的东西都是快餐式的,过后忘记得很快。中小学时期,是孩子兴趣、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,孩子除了应该会做考试题目,更应该养成独立思考、查阅相关资料,并独立做研究写研究报告这样的能力和习惯。”显然,人的成长更需要考试以外的许多素养、习惯的培养,一味争求考高分,很可能会失去许多本质的东西。
很多地方,为了片面追求分数,孩子已经不堪重负。超重的负担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。十二三岁正是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期,但每天睡眠时间只有7个多小时,而且每天长时间、高强度学习,让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。更令人着急的是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被功课压得整日闷闷不乐,一些学生在紧张、压抑的学习状态中,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,厌学情绪日益滋生。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,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、对学校、对教师、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,甚至酿成了许多悲剧,学生杀人、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