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虫记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天牛幼虫的才能(1)(2/2)
,却像一把边缘锋利的调羹,这是它挖掘通道的工具。

    幼虫把钻下来的木屑吃下消化后排泄出来,堆放在身后,并留下一条啃食的痕迹。它可是边挖边吃啊。

    天牛幼虫把肌体的力量全部集中在身体前半部,呈现出杵头的形状,这样就能使它半圆形的上颚好好地工作了。上颚作为挖掘工具,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支撑力和强劲的力量,天牛幼虫是靠嘴四周的黑色角质来加固半圆凿状的上颚。不过,幼虫其他部位的皮肤则细腻如缎面,洁白如象牙。光泽和洁白来自幼虫体内营养丰富的脂肪层,这对于饮食贫乏的昆虫来说真是令人难以想象。天牛幼虫整天所做的就是又啃又嚼,那些不断吃进胃里的木屑不间断地补充着少得可怜的营养。

    天牛幼虫的足由三部分组成,第一部分为圆球状,最末一部分为细针状,不过都只是退化的器官。它长度只有一毫米的足根本无法用来爬行,而且因为身体肥胖甚至无法够到支撑面支撑身体。不用担心,天牛有另外一种爬行器官,它可以仰面或腹部朝下行走,这是一种长在背部并背离常规的爬行器官,它取代了胸部毫无力量的足。

    天牛幼虫的腹部有七个环节,上下两个环节各长有一个布满乳突的四边形平面,它可以凭借这些乳突随意膨胀、突出、下陷或摊平,上面的四边形平面从背部的血管处一分为二,下面的四边形平面则看不出两部分,这个类似棘皮动物步带的东西就是天牛幼虫的爬行器官。如果天牛幼虫想前进,就要鼓起长在背部和腹部的后部步带,把前部步带收缩起来。由于表面粗糙,它用几个步带就可以把身体固定在窄小的通道壁上获得支撑。为了缩小身体的直径,它在压缩前面几个步带的同时会尽可能伸长身体,接着就能向前滑行半步。然后,当身体再伸长之后,将后半部的身体拖上来,也就是将鼓胀起来的前步带作为支点,同时放松后部步带以便能自由伸缩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