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(12)(2/2)
戏曲艺术的形式美。观众对故事情节已经非常熟悉,多数票友与戏迷是对戏曲艺术形式美的迷恋。戏曲形式美包括唱腔设计、化装设计、动作设计、舞台设计等袭取元素。每一种戏曲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之美与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川剧的悲凉高亢,京剧的宏大激越,豫剧的**慷慨,越剧的温婉细腻…..即使同一戏剧剧种,由于演员追求的风格不同,而又形成不同的戏剧流派,如京剧的“四大名旦”、“四大须生”,使京剧发展到其生态历程的颠峰;越剧的袁派、傅派、尹派、徐派等风格迥异。戏曲的“勾、挑、撑、冲、拨、扬、掸、甩、打、抖”动作设计更是精彩纷呈,舞台上的虚拟人生空间令人眼花缭乱。戏曲的各种脸谱不仅是角色的外在表现,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哲理。戏曲的形式之美,让无数观众如此如醉,在戏曲的各种精湛的技艺表现中得到了审美熏陶。

    再次,戏曲文化的丰富与博大。戏曲艺术是通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,形成过程中有民俗的,民间的与贵族的戏剧风格。南方很多省区至今还存在的傩戏至少有千年的历史,还有传统的皮影也是在宋唐广泛流行。在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四川等地流行的傩戏是民间最早的戏曲,驱除鬼怪妖魔,乞求神灵保护,非常神秘与阴森,但其“原生态”的艺术生命力在南方大地依然不衰。各种地方剧种因为地域文化背景不同,其艺术表现技巧,风格,内容都具有本地的民俗文化色彩,并且带有地方的民间个性特点,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地方文化生态。譬如川剧以高腔为主,伴随着锣鼓的铿锵激越,个性爽直,泼辣,豪放带又非常悲凉。因为四川四面高山阻挡,茫茫云雾缭绕,惟有长江奔腾而下,四川人在过去出川非常艰难,四川的歌曲曲调无论是川江号子还是川剧高腔,充满了一种悲凉、豪放、倔强的韧性精神,透过一曲曲旋律,我们仿然看到了四川人民与生存环境的斗争与坚强的个性。豫剧起源于中原,河南以刚烈的包公美名闻名天下,豫剧的曲律始终荡漾着有一种荡气回肠、淋漓尽致、刚正不阿的文化个性与氛围。 戏曲表演的各种剧目,如京剧《贵妃醉酒》、《锁麟囊》、《三岔口》、《状元媒》、《八谢瑶环》、《赤桑镇》、《潇湘夜雨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等各种剧种其本身都负载着戏剧的人文内涵,通过观赏戏剧,不仅得到艺术形式本身的美的熏陶,可以提高文化知识与对历史、对社会、对民间更深刻的了解,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一扇窗口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