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战奇略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进战(2/2)
,歼灭万余人,俘获十余万,活捉颉利之子叠罗施,杀死颉利之妻隋朝义成公主。颉利可汗单骑仓皇西逃,后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而献给朝廷。此战的胜利,为唐朝开拓了自阴山向北直至大沙漠一带大片土地。

    【原文】

    凡与敌战,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,则宜速进兵以捣之,无有不胜。法曰:“见可则进。”①

    唐李靖②为定襄道行军总管,击破突厥,颉利可汗③走保铁山④,遣使入朝谢罪,请举国归附。以靖往迎之。颉利虽外请朝谒,而内怀迟疑。靖揣知其意。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。靖谓副将张公谨曰:“诏使到彼,虏必自安。若万骑赍二十日⑤粮,自白道⑥袭之,必得所欲。”公谨曰:“上已与约降,行人在彼,奈何?”靖曰:“机不可失,韩信所以破齐也⑦。如唐俭辈何足惜哉!”督兵疾进,行至阴山⑧,遇其斥候千余,皆俘以随军⑨。颉利见使者大悦,不虞官兵〔至也〕。靖前锋乘雾而行,去其牙帐⑩七里,虏始觉,列兵未及阵,靖纵兵击之,斩⑾首万余级,俘男女十余万,擒其子叠罗施⑿,杀义成公主⒀。颉利亡去,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之以献。于是,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。⒁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① 见可则进:语出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但与原文略异,原文为:“见可而进。”

    ② 李靖:唐代著名军事家。本名药师,京兆三原(今陕西三原东北)人。精兵法,善谋略。唐太宗时,任兵部尚书、尚书右仆射等职。曾先后指挥唐军南灭萧铣、东平辅公祏、北击东突厥、西讨吐谷浑等重大作战,因其战功卓著而晋封卫国公。史载其一生撰著的兵书多达10余种,但大都失传了,现在仅有清人汪宗沂根据唐代杜佑《通典》等存录的部分内容而辑成的三卷本《李卫公兵法》流传于世。

    ③颉利可汗:东突厥最高统治者。名咄芯,启民可汗少子。在位期间(公元620—630年),屡扰唐朝边境,贞观四年(公元630年),被唐将张宝相俘送长安。

    ④铁山:位于阴山之北,在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境内。

    ⑤二十日:马本及各本皆误作“三日”,今据史校改。

    ⑥白道:即阴山南北的重要通道,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。

    ⑦韩信所以破齐也:即汉高祖三年(公元前204年),刘邦派郦食其说齐归汉,齐王为之所动,撤除屯守历城(今山东济南)防御汉军进攻的兵力。这时,韩信听从辩士蒯彻建议,乘齐无备一举袭破历城,进至临淄(今山东临淄北),齐王败走高密(今山东高密西南)。事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。

    ⑧阴山:即今内蒙古境内之阴山。

    ⑨随军:马本作“随车”,与史载不符,今从唐本。

    ⑩牙帐:即突厥颉利可汗官署处所。

    ⑾斩:马本及各本皆误作“辕”,今据史校改。

    ⑿叠罗施:马本及汪本作“盅罗施”,唐本作“垒罗施”,皆误,今据史校改。

    ⒀义成公主:即隋义成公主,本为突厥处罗可汗之妻,处罗死后,其弟颉利可汗纳之为妻。

    ⒁本篇史例出自《旧唐书·李靖传》和《新唐书·李靖传》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