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更多整军备战的机会。咸丰看了这一份奏章之后,却被曾国藩的愈挫愈勇的精神所感动,不再责怪曾国藩作战吃败仗的事情。
历史上,很多人不轻言放弃,绝不会被挫折击倒。失败对他们而言,是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机会。他们不是“屡战屡败”的愚人,而是“屡败屡战”的斗士。
东汉末年,靠织席子、编草鞋维持生计的没落贵族刘备,亲眼目睹吏治**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,立志复兴汉室、造福民众。刘备的天下完全是从一兵一卒一城一池地打出来的,他不因初战的不利而心灰气馁,反而具有屡跌屡起、屡败屡战的韧性,有时甚至败得抛弃妻子,丢其性命,但他从不灰心丧气,而是败而不馁,折而不挠,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,具备了相当过硬的政治、军事素质。
刘备具有特殊的亲和力,具有识人用人的高超本领,每次打了败仗,过去在他身边的文臣武将都会依然追随左右,刘备早期侧重于招揽武将,后来屡战屡败,发现自己缺乏谋士,就重用徐庶、三顾草庐请诸葛亮出山、任用庞统等名士。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,使他每每转危为安,终于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,抓住历史机遇,逐步发展壮大,成为三分天下的一方帝王。
也许老天爷故意跟他过不住,曾国藩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。在其靖港惨败后,觉得心灰意冷,愈投水自尽,被左宗棠臭骂一顿,说他一遇挫就想一死了之,简直是懦夫。并鼓励他说:“不能在史册上留下惊天动地、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,再高的官位也不值得羡慕。孙子云‘善胜不败,善败不亡’,经得起失败,才会有胜利。失败不可怕,怕的是失败后一蹶不振,缺乏不屈不挠的气概。”这一盆冷水,浇醒了曾国藩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