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,为了验证“笨狗熊”的说法能否成立,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,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、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,造成三只黑熊、一只马来熊和一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。
常言道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,“天作孽,犹可违,自作孽,不可活。”这些为非作歹之徒,是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和道德上的谴责的,严厉的处罚加上舆论的谴责,足以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——莫作恶,作恶必被捉。
在大力打击犯罪行为、惩治犯罪分子的同时,加以对好人好事的大力宣传,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,令世人知荣知耻,将荣耻哲学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最高标准,是维护道德的最有力手段。如果一个社会扬善惩恶蔚然成风,那么相信距离大同社会,也为时不远。
二、杜绝不道德想法
道德品质的丧失,无疑是这种老鼠哲学产生的源头,在这些人的心中缺乏一种起码的荣耻观念,由于寡廉鲜耻,道德沦丧,使得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只求结果,不问手段是否光明,导致自己在道德上陷入极端卑劣的境地,终究害人又害己。
常言道:“害人终害己。”当一个人的大脑被不道德的想法充斥的时候,就会萌生出害人之心。
这种不道德的想法源于实用主义至上的论调,其最初的思想原型,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政治家李斯的老鼠哲学。
李斯为秦统一六国、建立大一统的霸业作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,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魄力、果断明决的优秀政治家之一。他在少年时期,曾经在荀子的门下求学,同时担任粮仓管理员。每天十分孤独落寞,郁郁不得志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